第八届戏曲文化传播与发展研讨会顺利召开
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的重要回信精神,由中国戏曲学院主办,艺术管理与文化交流系承办的第八届戏曲文化传播与发展研讨会于2022年12月10日在线上召开。来自学界、业界的海内外专家围绕“戏曲传播与媒介融合、戏曲传播与译介、戏曲传播与艺术管理、戏曲传播与多元形态”等论题展开讨论,聚焦当下,着眼问题,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贡献智慧,凝聚力量。
中国戏曲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一级作曲,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尹晓东在开幕致辞中指出,正值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不久,本次研讨会的举办有助于增强对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要求、新部署的认识,也是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给国戏师生重要回信精神上实现新作为。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戏曲艺术应当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发挥更大作用。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和媒介融合发展的趋势让文艺表达的方式与空间,以及影响范围与受众规模进一步拓展,这既为戏曲文化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模式、新业态,同时也为戏曲艺术创作、人才培养、国际交流带来机遇和挑战。
研讨会第一阶段主旨发言由中国戏曲学院党委常委、艺术管理与文化交流系主任于建刚主持,《北京文化创意》杂志创刊总编辑、编审陈秋淮担任学术评议。
北京演艺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王珏在题为《关于戏曲传播的一点思考》的发言中结合北京演艺集团的案例,提出戏曲艺术传播应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利用全媒体时代新的传播技术,探索戏曲演艺新空间、演出新形式、戏曲元素提炼再造的新思路。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长曹林在《新时代的戏曲与新时代的传播》的发言中表达了自己对戏曲勇于试错、大胆创新的发展模式的期待和对戏曲传播传承和发展之间不平衡、链条不完整问题的担忧。他指出,新时代的戏曲创新应充分利用当下快速发展的数字技术,大胆地运用在戏曲创作、传播等各个方面。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海洲在《戏曲艺术对中国电影的涵泳与影响》发言中表示戏曲是电影创作中重要的内容,其表演形式、舞台呈现、文化底色都对电影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戏曲的虚拟性更是形成了中国独到的媒介传达与感知的效应,期望全媒体时代的戏曲亦能在电影中找到灵感和拓展的空间。
北京外国语大学客座教授尹亚利在《全媒体时代戏曲文化国际传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发言中讲述了国家对戏曲文化传播的政策激励和戏曲在海外传播取得的成果以及人才培养、戏曲受众拓展等方面的现状,期待在全媒体时代,戏曲文化能够充分利用多元媒介形式更好的走向国际,培养更多的国际观众。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丁牧在《关于京剧表现现代生活的几个问题》的发言中,阐发了戏曲是否应当表现现代生活、京剧表现现代生活的可能性、京剧表现现代生活地问题等方面的思考,指出京剧从业者要争取京剧现代戏生存发展的空间,从受众角度选择题材,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董峰在《戏剧观演方式的新变化》发言中从“戏台上的戏曲”谈到“新媒体平台上的戏曲”,并分析了戏曲艺术当下“触电”,即与电子网络、数字信息深度融合后发生的变化,强调戏曲文化在“触电”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市场,重视市场、重视观众的需求。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谭慧在《中国戏曲电影的海外传播》发言中从戏曲电影的发展历史、当代运用、全媒体时代的多样性呈现等角度,剖析了戏曲电影当下的传播特性与演变态势,并通过分析戏曲电影在海内外获奖案例,提出了戏曲媒介运用和海外传播的有效路径。
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副院长严晨在《数字媒体艺术带给戏曲传播的新空间》发言中,结合前沿技术创新应用的典型案例,提出新媒介、新技术与戏曲文化领域结合应当聚焦打造新空间布局,为戏曲传播提供必要的场域和载体,开拓出数字媒体艺术为戏曲传播最契合、最有效的“新空间”。
在评议环节,《北京文化创意》杂志创刊总编辑、编审陈秋淮指出各位专家的发言体现了几个“新”:新背景,体现了对当前文化发展、政策发展的关注;新变化,体现出对新技术、新空间、新受众的分析;新理念,表达了对戏曲、演出、观众的关注视角的变化;新实践,专家们使用的大量案例体现出各个领域都在努力探索、不断实践。
研讨会第二阶段主旨发言由中国戏曲学院艺术管理与文化交流系副主任刘珺教授主持,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孙红侠担任学术评议。
北京市曲剧团团长崔迪在《戏曲人才培养与传播推广》发言中分享了北京曲剧团在戏曲演出制作创新和对外传播方面的经验,提出完善单一剧种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建立长远性规划发展理念、关注年轻群体受众需求、整合推进多元化新媒体宣传的“四步走”方针,以有效提升戏曲院团的社会认知度以及行业影响力。
上海昆剧团党总支副书记兼上海宛平剧院党支部书记武鹏在《全媒体时代戏曲传播所面临的挑战》发言中结合实例分析了当下戏曲受众接受信息的方式和特点,解答了传统戏曲难以在碎片化信息茧房中得到良好收益的问题,提出创新剧本、剧目编排和传播手段的解决思路,让戏曲与科技深度融合,才能更好地面向全媒体时代的新观众。
北京京剧院市场开发部主任王梦宇在《讲好中国故事,做新时代戏曲人》发言中分享了北京京剧院在剧目创作上所做的创新尝试,阐释了戏曲剧目本体创新的重要性与现实效能,在新媒体传播层面的新做法与新成效,她指出京剧艺术从业者要争做新时代戏曲人,在讲好中国故事上展现新作为。
北京吉祥戏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段思明在《戏曲演出场所运营与全媒体传播融合初探》发言中分享了吉祥戏院在全媒体时代传播戏曲并与观众建立互动关联的实践路径,指出戏曲传播要注重形式上的“短平快”原则,要做受众群体细分与精准定位,要运用用户思维、产品思维实现戏曲演出场所运营与全媒体、传播融合发展的高效互惠模式。
在评议环节,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孙红侠指出,各位来自一线院团管理者的发言体现出立足艺术生产的特点,分析了戏曲行业当下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了面对困境的思考,体现出一种大视野和开放性,注重文化符号挖掘,重视数字赋能,这是积极良好的发展态势。
研讨会第三阶段主旨发言由中国戏曲学院艺术管理与文化交流系马萱副教授主持,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董峰担任学术评议。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王廷信在《戏曲传播与媒介融合》发言中结合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同时期上演昆曲《牡丹亭》的生动故事,阐释了戏曲文化传播过程中急需改变古老落后的刻板印象的现实需求,认为戏曲信息应当经过新媒体的有效加工才能实现有效传播,戏曲的当代化不仅体现在剧情上,还要关注舞台呈现,同时要注重戏曲的文创融入。
中国网演艺频道负责人、北京正在上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梓钧在《守正创新探索中国戏曲艺术对外传播新方式》发言中通过十个案例分析了中国网演艺频道在戏曲海内外传播方面所做的努力与成效,提出戏曲翻译应更加丰富且本土化,要创新信息传播的渠道,拓展创新传播媒介,发布戏曲相关文创产品,吸引更多年轻受众。
哔哩哔哩公共事务总监、拓展合作负责人沈星在《z世代传承的戏曲艺术》发言中结合数据,分析了戏曲相关内容在b站播放量的构成与受众画像,对比了z世代追捧的新潮流与传统戏曲元素,分析了戏曲艺术在z世代中的传播热潮,提出了戏曲在z世代群体进行全媒体传播的构想。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孙红侠在《戏曲舞台作品在视频号直播中存在的问题》发言中提出戏曲直播可以借鉴明星演唱会直播方式来放大粉丝效应,通过提高票价、冠名赞助等方式提高利润、打开市场,同时通过多方位营销驱动抓住消费者的情感共鸣,用人们熟悉的情节唤醒人们共同的回忆。
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数字艺术部助理研究员刘浩洋在《未来技术加持下戏曲创新与传播的新可能》发言中提到,只有如5g、元宇宙、ar、vr等新兴技术能够辅助传统戏曲的舞美工作,戏曲表现形式才能不断创新和丰富。同时,信息碎片化会吸引更多非专业人士创作戏曲内容,因此外围群体也是不容忽视的创新力量。
深圳声乐季联合创始人,香港中文大学特聘顾问曾震宇在《戏曲海外传播的“道”与“器”》在发言中从“道”与“器”两个方面论述戏曲海外传播面临的现状,提出不能将戏曲的海外传播和对外传播混为一谈,需要转变思维,由单纯的对外传播变为内外相结合传播,真正与外国文化建立文化关系。
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戏剧与舞蹈系博士生导师ashley thorpe在《戏曲传播与媒介融合》发言中结合戏曲从戏台走向影院及中国戏曲电影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中国戏曲独有的程式化、虚拟性对于戏曲电影拍摄的困境,提出了将戏曲场面与电影场景相结合的方式,体现戏曲媒介融合优势的理论设想。
在评议环节,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董峰指出各位专家的发言体现出对三个问题的关注:关注戏曲的国际传播,关注戏曲传播的技术,关注戏曲的内容创新,恰好呼应当前戏曲艺术发展应着力解决的三个问题,也就是如何更好的通过内容创新紧跟时代发展,通过技术融合实现多元化形态呈现,通过国际传播面向海外讲好中国故事。
在会议总结环节,艺术管理与文化交流系主任于建刚指出,各位专家学者的发言,体现出对戏曲艺术本体的关注、对戏曲艺术受众的关注、对戏曲艺术传播媒介的关注、对戏曲艺术创新的关注,大家的智慧必将汇成推动戏曲艺术当代传播与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未来,我们要将戏曲文化传播与发展研讨会打造成三个重要的平台:海内外专家学者交流学术思想、展示学术成果、碰撞学术观念的平台,更有效反哺教学的学术资源平台,众多专家学者交流合作的平台。希望通过这样的研讨活动,更好地聚合来自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对戏曲文化传播新领域的开拓、新问题的探讨,凝聚学术力量,形成更多合作成果。